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0的文章

前略。看復健科的經歷

  寫在文章之前,本人言論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事實,你應該多看多比較資訊,我無法為你的閱聽負責,文章內容頂多算是參考,自己斟酌。 之前看了兩個復健科醫生,不同世代兩個人臨床上問診的方式都很有趣紀錄一下。 比較年輕會徒手的醫生: 確認受傷部位、做什麼受傷,開始理學檢查,之後徒手解決周圍肌群減輕疼痛。會看到造成傷痛更深層的結構問題。 優點是:如果是傷反覆發作、想快速減輕疼痛、很在意結構(例如:運動員)的話。 缺點是:很吃徒手經驗跟技術,診斷錯誤時沒有綜合受傷發生當下的各種事會離真正原因很遠。看太遠有可能不夠聚焦已經造成的疼痛。 比較老不使用徒手的醫生: 問診仔細,會綜合各種資訊,然後理學檢查。例如腳趾挫傷會問發生多久?發生時在做什麼?撞到什麼東西?像我腳趾挫傷,上禮拜四、五撞到,發生時是要下床,撞到床墊。醫生就會判斷說當時下床撞到的東西是床墊,代表應該不會骨折,上禮拜四、五發生不久還在急性期。同時理學檢查確認自己的說法 優點是:聚焦當下的傷害、診斷會根據資訊不會偏離太遠或太錯誤(尤其急性期)。 缺點是:當下傷害的更深層的結構不會去找(可能得反覆發作才有可能去找)、不會徒手、問診太久

前略。有病,但並不一定要醫

  寫在文章之前,本人言論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事實,你應該多看多比較資訊,我無法為你的閱聽負責,文章內容頂多算是參考,自己斟酌。 標題有點殺人,但我想談的是關於軟組織受傷或身體結構有問題該怎麼辦的焦慮。 其實這種焦慮困擾我一陣子,那時候二頭肌遠端肌腱炎,一個療程接一個療程花了不少錢。讓我有點不知所措要不要繼續療程。 後來和我的教練討論了一下,確立了方針(經驗老道的就是不一樣): 1.急迫性跟嚴重性? 2.不處理後續問題? 3.經濟問題? 4.恢復目標? 這四個問題蠻重要的,不同目標、不同經濟能力,能做到的部分不太一樣。 有些人受傷只希望恢復到日常活動沒問題,有些人想繼續運動,療程可能更長。 有些人因為經濟壓力,後續不處理問題不大,那他也可以擱著。 所以其實到最後並非二分法要或不要,而是要考慮各種因素做選擇,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到底想怎樣,那我認為應該跟醫生討論。 如果有人受傷看到這篇,我衷心祝福你早日康復。

前略。姿勢與疼痛的關係

  寫在文章之前,本人言論並不代表就是真正的事實,你應該多看多比較資訊,我無法為你的閱聽負責,文章內容頂多算是參考,自己斟酌。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醫療端說不良姿勢與疼痛關係不大,我整個「??????」 怎麼想也想不明白,問題擱在那邊很久。 後來買了<呼吸—啟動筋膜自癒開關>之後看裡面的描述才懂,簡單來說就是維持一個姿勢「過久」才可能引發疼痛,不是單純做不良姿勢就會疼痛,做良好姿勢維持很久也會。 身體是有選擇性的,舉例來說你可以選擇駝背,也可以選擇抬頭挺胸,你應該兩者都能做到,但問題是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導致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身體不再具有選擇性,而沒有選擇性的結果就是可能造成疼痛。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同樣的問號,我們該換個角度,關注的或許並不是姿勢的好壞而是身體的是否有選擇性。

前略。昨日之歌

  週日在家只想放空,加上明天要看復健科,不希望也不喜歡帶太多的情緒,所以看了一整天的影片,放棄思考。不過這篇也不是什麼心得就是了,只是宅宅發牢騷。 看了幾集的昨日之歌動畫,覺得好讚,但很奇妙的是,我想不起來當初為什麼跑去看這部漫畫,但看了我發現千禧年前後的青年煩惱跟二十年後的年輕人煩惱根本沒有差別,對此產生了共鳴。 看了第一集覺得小晴的動作很特別,栩栩如生,很巧整部漫畫我最喜歡的是小晴,看了心情特別好。 在這動畫爆發性的出產,但創意卻沒有跟著爆發的年代,這部我覺得算是佳作。 但很可惜一季太短,不能把故事很好的講完。

前略。關於部落格這件事

  老實說我也算是幹話特別多的人,但是要把幹話有邏輯性的寫成部落格還蠻難的,尤其是要持續寫,平常在社群軟體抱怨一兩句的習慣能維持很久,但部落格能維持多久就不好說了。 我想寫訓練、醫療衛教(?)文章時,要整理一下腦中資訊,以及確認事實還蠻花時間的,然後我又是撿二手資訊,所以不能保證是對的,心情又更提不起勁了。 所以目前設定是一週一篇,心血來潮再多寫,但哪天斷更也不是太意外就是了。

前略。記憶拼圖觀後感:記憶拼圖很好看,但男主角就是個笑話

  如果你有幸翻到這篇,你還沒有看我會跟你說記憶拼圖很神,故事是一直線的,但是導演故意打亂每一個片段。比方說故事順序是A->B->C,導演會打亂成C->A->B,但導演是切的更碎,但是很神奇的是就算切成這樣還是看得懂這部電影。 如果你沒看過我建議可以放到待觀看的名單。 阿如果你想知道標題意思,以下是關於男主角是個笑話的 有雷心得,但講得有點太簡潔,所以難懂,抱歉惹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主角因為記憶障礙是個只有以前記憶的人,每過一段時間他的記憶就會消失,劇情裡你可以聽到男主角多次提到「記憶不重要,警察不會依靠證人的記憶辦案,警察只依靠證據。」他只依靠自己以前的記憶以及拍的照片、檔案破解妻子被別人殺掉的案子。 但男主角是個笑話,他說記憶不重要他只依靠證據,結果他還是依靠過往的記憶找尋兇手,而他口中的證據卻可以因為一通不知名電話塗改檔案,結果他本人記下錯誤的證據但他忘掉了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檔案資訊錯誤。 接著被劇中角色泰迪利用殺人、知道自己一直一次次 殺掉可能是殺妻兇手的人,但他記憶障礙殺過又忘殺過又忘,知道事實後 憤怒地把自己的卡車遺留原地,開著剛殺掉的人的車子離去,他發誓這次不會忘。 被泰迪利用來殺人,起爭執時泰迪說男主角可能竄改自己的記憶,所以男主角以前的記憶也不可靠。 接著回到一開始的畫面他因為手中的證據下定決心殺掉泰迪,看著卡車裡的子彈像是還有被泰迪利用的記憶一樣,不聽泰迪辯解真的殺掉他。 依劇情可以延伸出的問題是: 那到底誰才是兇手? 兇手真有其人嗎? 男主角有竄改自己的記憶嗎? 男主角所謂的證據可靠嗎? 男主角說不會忘泰迪利用他,那到底有沒有忘? 但其實這些問題都不重要,因為男主角是個笑話,他活著的動力是執著於殺掉「殺妻兇手」,他只有這個目的。 那通電話對他不重要、他自己有沒有竄改記憶對他自己也不重要,他的根基不會被動搖,他只會殺了又殺,所以他殺掉泰迪一定會找下一個。 男主角就這樣變成可悲又可笑的怪物。 而泰迪劇中反覆說的話反而是出口「過去你是什麼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你是什麼人。」 

前略。天能觀後感:時間很美你知道嗎?

話先說在前頭,如果你追求的是玩命關頭或是不可能的任務或是金牌特務那種很帥的打鬥場面,這部片沒有,不要被預告給騙了。 我一開始思考的時候覺得天能偏普通,我心想「阿不就挑戰人類對時間僵化的概念而已,不過如此。」沒有前一天看完記憶拼圖那種看了好片的感受,但後來發現我錯了。 天能最讚的是透露出 時間很美 ,比方說: 「順熵」走時對於「逆熵」來說是倒退,反之亦然。 「逆熵」時雖然時間跟事物是倒退的,但你射出子彈時子彈向前前進。 已發生的事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逆熵」時只能再創造新的事件,相反過來也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順熵」跟「逆熵」的兩人扭打時,不管從順或逆看事情都是已經發生,事情糾結在一起。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不知道我在供三小。 如果你還沒看,正在猶豫,且聽我用更白話的講法XD 如果你是可以因為生活或是其他什麼的細節、設定、感覺、氛圍沈浸不已的人,你可以去看,你可能會覺得設定很讚,時間真的很美。 阿,如果不常有那種感動的話那就不推惹。 (話說我先看完了記憶拼圖之後,隔了一天費了千辛萬苦去看了天能,結果看完錯過末班捷運有夠慘XD)